仲秋时节,泗洪县归仁镇辖区内收割机穿梭田间,一粒粒饱满的稻米沿着“科技育种—订单种植—精深加工—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完成从“田间粮”到“桌上品”的华丽蜕变,归仁镇正以传统粮区蝶变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样板”。
一是科技赋能筑牢产业根基。在稻种入土前,农业技术人员携土壤检测仪走遍田间,指导筛选优质品种,从源头保障高产优质;幼苗生长阶段,技术人员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查生长问题;目前,归仁镇稻米亩均产量较传统种植提升,优质品率大幅提高,同时对合格稻米发放产品合格证,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全产业链发展夯实“第一车间”根基。
二是订单农业串起产销闭环。为破解“产销脱节”难题,归仁镇创新推行“政府+企业+农户”订单模式,组建镇长任链长的“金粮仓”专班,建立“周会商、月调度”机制,高效解决用地、供电等堵点;整合衔接资金升级农田设施,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仓储贷”“订单保”,引入省农担公司增信,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为新型经营主体补贴保费;生产端将农户纳入溯源系统,收获前逐户抽检发放“品质通行证”;收益端“保底收购+溢价分红”机制让农户人均增收明显增加,高品质原料稳定产业供应链,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跨越。
三是精深加工激活非遗价值。在泗洪粒粒香米业的车间,传统脱壳工艺已升级为“精细分选—低温抛光—无菌包装”全自动化流水线,每粒大米历经12道工序打磨,附加值提升40%;中驿粮油则以“传统+创新”模式实现突破,反向推动上游原料端“精细化种植”;深挖归仁小豆饼非遗资源,开发休闲小豆饼、土鸡蛋煎卷等10余款产品并通过盒马直播间等线上渠道走向全国,为传统粮油产业开辟“文化+经济”双增量空间。
四是三产联动释放乘数效应。如今,归仁镇粮油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带动70余人就业,通过构建“1+4”休闲食品深加工循环体系,年消耗碎米2800吨、面粉3600吨,形成“优势互补、多产融合”的发展格局。未来,归仁镇将继续以“稻”为媒、以“链”为桥,在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的道路上深耕细作,让“稻”梦归仁的故事成为江苏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江苏泗洪工业园区:http://js.taxs.vip/park/view.html?id=15381
来源:江苏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