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高逐质 核电产业乘风而起

2025年10月14日 09:28:07核电产业浏览量:0次

       今年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建设10周年。10年来,“华龙一号”实现从无到有、从首堆攻坚到批量超越。作为国内唯一同时满足“华龙一号”国内外首堆工程需求的核心供应商,远东股份旗下的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缆)研制的特种电缆,在反应堆最严苛的极端环境中,默默护航了“华龙一号”3000多个日夜。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清洁能源正逐步登上全球能源结构的主舞台。核电,以其高效、清洁的特性,成了这场能源革命中的关键角色。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将达到1.1亿千瓦。宜兴积极拥抱这一发展机遇,远东、宝银等一批企业抢抓核电发展风口,追高逐质,乘风而起,成为核电领域不容小觑的“宜兴力量”。

  宜兴是全国最大的电线电缆制造基地,集聚电线电缆及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近500家,全年销售突破1500亿元大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远东早在10多年前就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核电领域初露锋芒。10年间,安缆累计为国内外核电机组提供电缆超5万公里,带动上游数十家供应商技术升级,仅耐辐射、耐高温、长寿命绝缘材料一项,就催生了数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这种协同效应正在放大。去年,远东联合上海核工院开发的“智能电缆诊断系统”首次实现堆内电缆状态实时监测,相关技术已延伸至聚变堆“人造太阳”项目。当前,远东凭借先发技术优势与成熟的国产化供应链,已占据国内核电高端电缆市场重要份额。未来,随着第四代核电站、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等新技术落地,远东在耐高温、抗辐射等领域的积累将释放更大潜能,进一步为行业发展提供长期动能。

  如果说远东是宜兴企业转型升级、抢占核电新赛道的生动实践,那么,宝银则用十年如一日的创新与坚持,在核电赛道实现从站稳脚跟到业界闻名的蜕变。蒸汽发生器,被称为“核电之肺”。690U形管是蒸汽发生器的关键部件,就像心脏里的一根根血管,担负着核电机组的传热任务。为了能高效传热,690U形管的管壁只有1.01毫米。一旦损伤一点点,就可能导致管壁破裂,因此,690U形管对密封精度、防腐蚀、防放射性的要求极高。此前,仅有法国、日本、瑞典等三国能够生产。从2007年成立之初,宝银就一头扎进国家重大专项——“中华核电第一管”核电蒸发器用690合金U形管的研发制造。经过努力,宝银成功生产出第一根国产核电站用U形管,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核电站核岛用U形管生产能力的企业,且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690U形管成功的背后,是宝银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不懈努力。今年3月,该公司的庄建新科技创新团队获评“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团队以庄建新为技术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体,聚焦的正是国家在核电、火电、航空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高端装备用关键材料的重大需求。

  当下,宝银研制的各类核级管材已广泛用于核能供暖、核能供汽、核能制氢、海水淡化等项目中。远东和宝银在核电赛道的火热实践,也为更多宜兴企业竞逐核电这一万亿产业提供了模板与动力。位于丁蜀镇的市灵谷塑料设备有限公司持续发力核燃料制备,位于宜城街道的宜兴瑞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高塍镇的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万石镇的宜兴北海封头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装备制造领域崭露头角,徐舍镇的江苏锐成机械有限公司和经开区的江苏希捷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则在乏燃料后处理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当前,宜兴正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核电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技术攻关配套等全方位保障,鼓励更多企业投身核电高端装备与材料领域。未来,随着更多核心技术的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宜兴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核电关键部件研发制造基地,为我国核电产业的自主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江苏无锡工业园区:http://js.taxs.vip/park/view.html?id=11090

展开
江苏园区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