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应急管理部门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2025年04月28日 15:49:38营商环境浏览量:0次

“我们是一家新入驻常州的企业,想请你们上门指导一下安全管理工作。”近日,常州市新北区应急管理局接到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邀约,请求上门指导。这是今年“邀约式”执法服务活动启动以来,该局接到的首个预约“订单”。

接到“订单”后,新北区应急管理局迅速与企业对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组织执法骨干量身定制一揽子执法服务方案。

“我们公司长期在省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江苏安全监管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熟悉,譬如较大风险识别,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新北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到企业开展服务指导时,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困惑。

根据企业提出的诉求,执法人员陪同企业相关负责人,依次走进生产车间、仓库、污水处理站等重点部位场所,进行了全面的“安全体检”,并对照《较大以上安全生产风险目录》,耐心指导企业如何辨识。同时,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的监管人员也对企业系统填报、标准化申报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

企业下单,应急管理部门上门。今年,这种“邀约式”安全检查服务成为南通、淮安、扬州、泰州等地应急管理部门的共同选择。在泰州市,有安全生产指导服务需求的企业只需点击进入“泰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选择“应急互动”栏目,即可自主选择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意向服务部门和服务时间等,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将于3个工作日内联系邀约企业。

“对指导服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我们将出具指导服务意见书,提出合理整改意见,切实把企业存在的问题清单转化成指导服务清单。”泰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服务意见不作为处罚依据,也不纳入执法程序和执法系统,但监管部门将持续跟踪隐患整改情况,指导企业将问题闭环整改到位。

今年以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关切诉求,我省多地应急管理部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法服务效能,采取精准帮扶指导、规范执法等一系列举措,助企业安全高效发展。

4月10日,南京市司法局、市场监管局、数据局、应急管理局联合推出“宁捷查”行政检查码系统。该系统实行“一企一码”管理模式,为南京市1万余家工业企业和30余万家其他行业场所生成专属检查码,并归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多领域检查事项清单。

该系统已于今年3月在南京市溧水区率先试点应用,截至目前,当地各部门已对41家企业实施联合检查,共排查治理隐患问题132项,初步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检查次数减少了,不同部门整改建议‘打架’的问题也消失了。”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进一次门、一次检查、一次到位。早在2023年初,连云港市就着手推进“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应急管理部门率先启动、率先试点,针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工贸四类重点领域,优化制定四类场景检查清单,牵头公安、工信等8个市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有效降低入企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

“执法检查前先通过‘我的连云港’APP‘综合查’模块进行系统报备,入企前要进行扫码,结束后通过APP提交执法检查结果,确保每一次检查有章可循、规范执行。”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规范执法,坚持“无事不扰”。淮安工业园区去年6月起推进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在园区安委办的牵头下,安监、生态环境、消防等部门已联合检查企业328家次,同比减少检查219家次,精简率约36.4%。

安全则是重大项目的生命线。3月底,宿迁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当地发改、住建、商务、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五部门出台《宿迁市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服务十条措施》,明确对重大产业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竣工验收、投产运行和长效管理实施全过程安全服务,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安全发展。

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则推出“安全惠企 应急为民”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主动对接重大项目,组织监管人员和安全专家对相关项目开展“预约式”服务,根据企业申请进行政策服务、合规指导、法治体检等。

展开
江苏园区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