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频频落地 创新力稳步增强 泰州大健康产业持续营造“小阳春”

2025年04月17日 14:45:55大健康产业浏览量:0次

这个春天,泰州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热辣滚烫”——

前不久,总投资50亿元的修正药业集团华东研发制造中心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泰州市姜堰区大健康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该项目整合修正药业集团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资源,打造集研发创新、产业孵化、绿色生产于一体的生物科创中心。姜堰区委书记孙靓靓表示,双方将携手共建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共同开拓更加广阔的产业蓝海,为冲刺“千亿姜堰”、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注入澎湃动能。

在泰兴,总投资106亿元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泰兴经济开发区。该产业园规划建设20万吨/年生物基聚氨酯涂料项目、10万吨/年生物基氨纶纤维原料、10万吨/年生物基尼龙弹性体、10万吨/年生物基尼龙纤维项目,有效链接生物基产业链上下游,带动形成集聚集群效应,为加快打造长三角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注入更强动力。

大项目、好项目频频落地,见证“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泰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明确,致力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其中的“大”指的是大健康产业,是泰州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迈上新征程,我们将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前瞻布局、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3月17日,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主持召开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团队工作例会时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分层分类尽快解决企业诉求,持续营造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小阳春”。

“坚持招大引强和培大育强并举,加快集聚知名龙头企业,推动大健康产业层级向中高端迈进,形成全国领先的产业规模。”泰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大健康产业联盟党委书记陶玲表示,泰州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攀高向强,雀巢、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全球知名跨国制药企业纷至沓来。中国医药城在疫苗、特医配方食品等细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覆盖国内外多个空白领域,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十强。当前,泰州正积极谋划发挥大健康产业地标品牌效应,用好部省共建机制和省级支持政策,推进产业“锻链升级”。

高集聚度为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创新能力和人才引进提出了更高要求。泰州地处苏中,区位上面临“谁也不靠”的尴尬境地,人才难题如何破解?“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泰州,前研后产两不误。”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超80%的研发团队在上海的离岸创新中心。这是泰州嵌入式链接科创资源的缩影。通过布局大健康领域离岸创新中心,构建“离岸研发孵化、泰州转化应用”协同创新模式,泰州推动本土创新和离岸创新双向联动。目前,泰州已在上海、无锡等地布局大健康领域离岸创新中心。该市实施“创新主体梯次培育”等六大行动,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设置“大健康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专项”,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依托北大医学部运行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等,持续激发科技创新“聚变效应”。

推动优势产业由局部优势向整体优势跨越、由一般优势向明显优势跨越。作为泰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阵地,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瞄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打造产业新高地、勇当发展排头兵,成为令人向往的泰州发展新中心、江苏中部增长极”目标定位,充分发挥部省共建先行先试优势,突出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以省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建设为契机,加快培育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成长型未来产业,力争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到2030年突破3000亿元。

展开
江苏园区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