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集团巧用机械臂助力老手艺

2025年04月07日 10:03:41华艺集团浏览量:0次

走进江苏华艺集团的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车间,只见12台机械臂正以毫米级精度在白色T恤上点染色彩。靛蓝的深邃、茜红的热烈、藤黄的明媚,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沿着预设的轨迹悄然渗透,绽放出迷离而独特的花纹。

这条国内首屈一指的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自2024年9月26日正式投产以来,其完成度已达到98%以上。华艺集团扎染事业部总经理钱丽霞感慨道:“以往,大部分注染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用工成本高昂。仅仅是注染这一道工序,在用工高峰期就需要200多人。而现在,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抵得上5个工人的工作量,能够替代整个扎染流程30%的工序。”

江苏华艺集团,这家始创于1979年的企业,从最初的海安扎染厂起步,历经风雨,发展成为如今国内艺术染整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面对传统注染工艺对“老师傅手感”的依赖,以及近年来老师傅不断退休导致的人才断层问题,华艺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创新转型的契机。

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正是扎染艺术的迷人之处。如何在运用人工智能的同时,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和满足客户的高品质需求,成为华艺集团需要深思的问题。

经过与东华大学等单位三年的共同努力,生产线终于面世。它包括了人工智能注染打样机器人系统和人工智能注染全自动流水线,通过机器人软件连接、视觉检测等先进技术,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

在生产前,打样师傅会将设计好的图案分解成一个个注染的操作点,并输入内部系统传递给机器人。然后,机械臂会按照预定设计好的轨迹图,在扎好的成衣上一一进行注染。每种颜色设定约20个点,一件T恤三种颜色,机械臂往复三次即可完成。检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将数据传给生产车间的每台机器人,就能实现批量生产。

“目前图案主要由设计团队完成,然后交由机器人进行注染。”钱丽霞介绍。机器人注染的颜色统一度更高,范围更可控,正品率高达98%。这一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色,还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同时,在环保方面,通过技术革新,这条流水线也大幅减少了染料损耗与污水排放,高度契合绿色发展理念。

2月底,华艺集团的合作伙伴江南布衣又下了两笔休闲T恤的新订单。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T恤的花型完全由人工智能机器人设计。“此前我们将大量的设计图案数据投喂给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人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学习,逐渐掌握了设计美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它不仅能够模仿出传统扎染工艺的随机美感,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既符合时尚潮流又不失文化底蕴的全新图案。”钱丽霞表示,这次合作不仅是对华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一次成功验证,更是对未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js.taxs.vip/park/view.html?id=3856

展开
江苏园区招商网